仁安宮 遠在三百多年前,康熙十四年歲次乙卯,民國前二三七年(一六七五),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十八都後頭村,一家六人移民來台,居住二重港,最初以務農為生,因地質貧瘠,鹽分地帶,生種無穫,過日生困,尤其水土不服,病魔常襲,在醫藥缺乏之際,只是求神托佛解決。 正在惶懼之餘,當家首老睡夢中,覺得異香滿堂,一位文氣秀貌五補長鬚的老翁,另一位年輕英俊的孩童,老者自稱李府千歲,少者自稱中玹太子,告以奉祀可免災厄,從此祈福得利,問病得安,眾信始悟是神明降駕,此二重港奠定尊祀之所由來。 二重港集結庄頭來,神明日日顯赫,澤被地方境民,善男信女時刻懸念籌建廟宇,安置神佛為長遠謀計,乃倡議喜捐樂獻,其中如台南市侯雨利先生,則一擲參拾萬元以上,為廟內外以及兩平室建築費,油漆、頂下桌、石龍柱等之巨款,冀報神恩。 民國四十九年歲次庚子(一九六○)農曆二月十五日,迎請南鯤鯓代天府吳府千歲扶鑾,擇定廟地坐東向西,令名仁安宮,十月十六日巳時,舉行入廟典禮,工程經兩年歲月,百萬餘元之巨款,以不屈不撓之精神,全部告峻。 民國五十三年歲次甲辰(一九六四),舉行建醮大典,自農曆十一月初九至十二日,一連舉行三天科醮,庇境安民。 |